答疑解惑
在欧美等发达地区,糖尿病肾病已占据各类终末期肾脏病中首位。而在我国,糖尿病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,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。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, 30%-40%患者可出现肾脏损害。由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复杂而紊乱的代谢情况,使得治疗手段有限,病情进展快,预后差。所以,对广大“糖友”来说,只有及时检测相关指标,早发现、早治疗,才是干预糖尿病肾病的最佳方式,而糖尿病肾病通常在患者发现糖尿病5年~10年后,开始逐步出现症状。
糖尿病5~10年后,肾脏容易出问题
糖尿病造成的高血糖,对肾脏的血管和组织会产生毒性作用,并最终使其受损。有研究数据显示,与其他病因的肾脏疾病相比,糖尿病肾病更容易进展到尿毒症阶段。其实,糖尿病肾病大约在患者发现糖尿病5年~10年后开始逐步出现明显的症状体征,但遗憾的是,由于糖尿病肾病发病隐匿和很多患者对其了解甚少,不少人失去了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时机。
特色诊疗技术
糖尿病肾病早发现5大“利器”
虽然糖尿病肾病发病隐匿,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,但是只要通过对尿液、肾脏做定期监测,就能够发现其中的蛛丝马迹,如果此时能及时诊治则能明显改善患者后期病程,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患者寿命。
1、尿常规:关注蛋白尿
尿常规是最常用的筛查肾脏损害的指标,糖尿病患者的尿常规往往有尿糖阳性,如并发肾病时,则会伴有蛋白尿的表现。而如果受检者既往并无糖尿病病史,则也可起到早期筛查糖尿病的作用。
2. 尿微量白蛋白:早期肾损伤的标志物
尿微量白蛋白是肾损伤早期标志物之一,是临床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线索,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有很强的实用性。尿微量白蛋白不仅反映了肾脏的损害,同时也反映了全身血管内皮的损害,提示患者高血压、血脂异常、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可能。
3. 眼底血管:有病变预示肾病进展
眼底血管检查是提示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可靠指标。因为眼底主要由微血管组成,当糖尿病累及肾脏微血管病变时,往往眼底检查也同样有着类似的改变。
4. 肾脏B超:双肾变大要当心
肾脏B超是判断肾脏结构的主要方法,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可见双侧肾脏增大,皮髓质分界清晰等表现,晚期肾脏缩小相对出现较晚。
5. 肾功能:关注血肌酐的变化
肾功能主要包含血肌酐、尿素氮、尿酸,是评价肾脏功能重要指标,根据肾功能的水平,肾科医师会计算肾小球率滤过率(GFR),是肾脏功能分期和指导用药的依据。
定期检查,护佑肾脏
定期检查进行肾脏体检是保证 “糖友”健康生活的重要方法,因此,糖尿病患者最好每3-6个月做一次尿常规、尿微量白蛋白检查,每6-12个月需行眼底血管检查、肾脏B超、肾功能等检查。同时,要积极控制好血糖水平,如此才能及时发现肾脏的异常信号,护佑我们宝贵的肾脏。
微信公众号
微信订阅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