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记上海市劳动模范、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急诊科主任郑鹏翔
人物简介
郑鹏翔,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急诊科主任、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危重病学会委员、上海市急诊学会委员、杨浦区急诊重症监护质控组组长。他潜心专研医学科学,获得国家专利积液引流装置和便携式多功能输液架2项,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医学科研文章近二十篇。
■记者张维维
文/摄
患者病情危急,生命悬于一线,医生、护士神色凝重、奔波劳碌,家属情绪焦躁、坐立不安……一说起急诊科,大多数人脑海里会浮现这样的画面,这也是许多医院急诊科的真实写照。近日,记者走进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(以下简称杨中心),跟随急诊科主任郑鹏翔,见证了这里每天上演的一幕幕悲欢离合。
先救人后治病
4月17日,随着一阵刺耳的警笛声,年近五十的陈女士被送进该院急诊科,原来,不知何时她服下了大量多种镇静剂(佐匹克隆、氯氮平、氯硝安定)导致昏迷,呼吸微弱;令人惊讶的是,这已是她第二次服药自杀。因情况危急,医生告知年迈的陈母:需立即气管插管,在呼吸机辅助通气条件下,给予洗胃、解毒等紧急治疗。由于抢救及时,陈女士闯过鬼门关,后经血液净化康复出院。陈母百感交集:“感谢你们再次救活了我的女儿。”
类似成功案例不胜枚举,但无一例外得益于郑鹏翔开辟的“四先两后”的急危病人诊疗处置模式:先抢救、先检查、先治疗、先入院,后办手续、后缴费。急诊科是抢救危重病人的第一道关口,就诊病人往往发病急、病情重、病史不清,有的病人和家属甚至有暴力倾向;在实践中,这一处置模式既提高了工作效率,维护了诊疗秩序,也保证了抢救成功率,为挽救生命提供绿色通道。
郑鹏翔说,其他科室的医生是治病救人,而急诊科是救人治病。
目前,杨中心急诊科的年诊量已达到15万人次以上,日均在400人次左右。急诊科硬件设施配套完善,分别设立急诊内科、急诊外科、犬伤门诊、抢救室、观察室、急诊病房及急诊重症监护室(EICU)。虽然医院配备了约百名医护人员,但在气温骤变、季节交替时,就诊人数会急剧增加,高峰时日诊量可达1000人次,此时如此繁重的工作量,人手紧张是难以避免又必须面对的问题。
作为急诊科的“当家人”,郑鹏翔一天的工作是从EICU医生交班查房开始的:认真听取病史汇报、详细视触叩听、制定诊疗方案、为下级医师释惑答疑。在重症监护室里,伴随着呼吸机的起起落落、心电监护仪的滴答声,郑鹏翔带领他的弟子们,和各种危重病人过看似平静却又紧张忙碌的日日夜夜,生命不息、战斗不止。
“圆桌会议”让双方敞开心扉
“由于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,急诊科成为医院最难管理、风险最大、技术要求最高的科室”,郑鹏翔说。为缓解医患矛盾,郑鹏翔创建了“圆桌会议”医患沟通模式,使双方面对面,详尽的沟通告知并及时解决患方疑惑。此项模式的推出,使急诊科5年来无一起医患纠纷发生。
51岁的王先生被送来医院时已处于严重昏迷状态,经急诊CT检查为脑干出血约6.5ml。脑干出血是神经系统的危重症,出血量在5ml以上,死亡率90%左右。病情凶险,但令医护团队烦恼的是,在最危急时刻,王先生的妻子与王先生的姐姐却在救治上产生了分歧。其妻子态度犹豫不决,貌似王先生的姐姐占据着强势地位。用什么药?自费或医保?难道肩负救人重担的白衣天使们还要化身“老娘舅”,管起患者的家长里短吗?事实确是如此。
在郑鹏翔看来,医学既是自然科学,又是人文科学,临床医学始终是要和人打交道的,患者及家属的支持和配合对急诊救治十分重要,这就要求医生不但要关心患者的病情,还要考虑他们的生活环境、社会关系等因素。为此,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,郑鹏翔独创的“圆桌会议”医患沟通模式,在医院获得大力支持,并被多家报刊大力推广宣传。何为“圆桌会议”?简而言之,医患双方围圆桌而坐,医方由主治医师、科主任等组成,患方由患者直系亲属等共同参与;医方将诊治和预后等病情告知家属,征求患方意见,患方则根据自身情况发表意见、陈述观点,最后双方探讨、协商达成一致,在医务部的主持监督下确认签字。“圆桌会议”的目的又是什么呢?在主动与平等、尊重与坦诚的原则下,对有医疗风险的高龄手术、危重病人外出检查可能发生的意外、需实行的有创诊治、治疗效果或愈后不佳、家属期望值过高等以上有可能导致医患纠纷的事件,通过“圆桌会议”提前进行干预,将医患纠纷降低至最低值,使医患双方彼此释疑、共同受益,最终将精力都放在治病救人上。
通过“圆桌会议”,双方最终达成一致,王先生逐渐摆脱呼吸机,渡过难关,目前他正在康复治疗中。郑鹏翔坦言:“像王先生这样幸运的人并不多见,这次的成功救治并不代表我们的医疗技术有多高超,但也体现了家属的配合理解必不可少。”
记者手记
每周二下午是郑鹏翔固定的专家门诊时间,还没到点,许多病人就已在诊室门口排队等候了。他的专长是心血管疾病,来“赴约”的都是跟随他多年的“老病号”,说起郑教授他们赞不绝口。
在从医三十年间,冬去春来多少次披星戴月回到家,女儿早已进入梦乡。有时半夜接到电话,就匆匆赶去医院救治危重病人。
每次听到病人和同事的赞扬,郑鹏翔就觉得自己并不像大家夸得那么“神”。他常说自己是个医学狂人,在有些问题上还有点强迫症,他觉得救治成功一次就是一份成就感。如今医患矛盾频发,导致医院医护人员流失,如何寻求破解之道?或许在郑鹏翔身上能找到一些启示。
微信公众号
微信订阅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