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家四口血铅全部超标
据妻子阮女士回忆,8月底丈夫管先生开始肚子痛,台州当地医院的医生初步判断为肝炎,阮女士虽没有明显症状但检查之后也发现肝功能受损,接着住院8天,但病情未得到缓解。后经医院再次会诊,确诊为慢性铅中毒。
记者了解到,理想的血铅水平应该为零。但由于环境中普遍存在铅,绝大多数人体内或多或少都有一定量的铅。医学上,儿童的血铅值不应超过100微克/升,成人血铅值不应超过200微克/升,否则就可能损害身体,影响儿童发育,出现便秘、腹痛、四肢麻木、无力等症状。管先生身上出现的腹绞痛等不适症状,就是铅中毒引起的。
检查结果出来后,丈夫管先生傻眼了,血铅值达753微克/升。这样的结果也让阮女士害怕起来,平时都和丈夫呆在一起,吃的喝的都一样,那自己是不是也会铅中毒呢?于是阮女士带着女儿和自己的母亲一起做了检查,结果她们三人的血铅全部超标,年仅6岁的女儿,血铅值高达893微克/升,已远远超过儿童血铅值100微克/升的标准。
“罪魁祸首”是一把锡壶
慢性铅中毒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?医生告诉记者,一般来说,铅中毒有三种原因,一是职业接触(印刷厂等),二是长期吃药(樟丹、弥陀僧等中药),三是生活接触。
“他们都是老师,也没有长期吃药的习惯,那就可能是日常生活接触所导致的铅中毒。”职业病科副主任医师李海玲说,平时烧饭的锅、装酒的容器,逐项分析下来,终于找到了“罪魁祸首”。“我们家是用锡壶装黄酒的,每天烧菜的时候都会用一点黄酒。”阮女士告诉记者。
“现在很多人家里都有锡壶,这种锡壶并非由纯锡制成,其主要成分是铅锡合金。”李医生介绍说,铅锡合金在装固体的时候,不会出现问题,但要是碰到含有酒精的液体,铅与酒中的醋酸化合成醋酸铅,尤其是黄酒,马上会起反应。用这样的酒炒菜时,少量的醋酸铅会被人体吸收。
据李医生介绍,当血铅浓度不高或血铅增高时间不长时,患者并不会立即发病。但是,如果长期用锡壶装酒或加热饮用,铅不断吸收入血液,骨铅含量增高,骨骼内的磷酸铅转变为磷酸氢铅重新缓慢进入血液,尤其在患者感染、发热、饥饿,食用酸、碱性食物,或缺钙、血钙降低等情况下,骨铅可短时间大量进入血液。
当血铅浓度超过一定量时,会对人体器官、组织产生损伤,致突然发病。入血的铅离子主要是与机体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功能相结合,干扰机体多方面的生理、生化功能,产生多种铅中毒症状。
“怪不得用到最后,黄酒都变成白色的了,我当时并没有注意,更不会想到是因为锡壶的关系。”阮女士说。由于治疗及时,目前女儿的血铅已经接近正常,丈夫和妻子正在接受第一阶段的驱铅排毒治疗。
原文摘自《杨浦时报》
微信公众号
微信订阅号